李兴钢建筑评论:一题多解:巴彦淖尔市第一高级中学印象
2014年,器空间工作室集结了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完成的四个项目,图文并茂的方式分析了项目创作的思想与实际工程解决中的问题与策略。并特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院总建筑师李兴钢为项目“巴彦淖尔市第一高级中学“项目撰写了评论。 一题多解:巴彦淖尔市第一高级中学印象 李兴钢 正如作者曹晓昕所说,巴彦淖尔市第一高级中学,是一个对典型的快速发展的中国二、三线城市快速发展中,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特定小题目的特定解答。建筑师自问了几个问题,建筑便在对问题的解析和求解中逐步呈现出来。(1)面对充裕的土地条件,选择“扩张的校园+收缩的建筑”策略,建筑收缩为若干重复的点状体量,强调外部空间的扩张与主体性,从而有机会得到不同往常的校园空间组织和场所塑造,为师生日常活动提供更有活力与针对性的可能。(2)面对有限的建筑造价和施工技术,选择“低造价+低技术+恰当的策略=高质量的房子”策略,因地制宜,因财度式,因技造屋。采用常见结构、普通材料,但精心得体的建筑布局、设计与细节处理获得一组具有较高质量的校园建筑群。(3)面对学生作息与管理的不同要求,以及对通常条板建筑的北向宿舍阳光不足问题,选择点式平面,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宿舍的阳光需求。从整体看来学生宿舍的设计相当成功,功能有效而合理,形式放松而得宜,我个人感觉是整个校园中最为精彩的建筑。(4)通过对传统板式教学楼的反思和教学组团功能的分析以及北方寒冷气候特点的考虑,采用了内置封闭院落和无绿化硬质空间的一组点式建筑,并因应五种行为方式营造出五个内院,为师生课间和课余提供更为方便、丰富的室 外活动空间,在保障规定性的教学功能要求之外,在非教学功能空间的可能性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设计者强调的建筑体量收缩后被扩张的外部空间,以架空廊道围合连接,在确保不同室外空间连续性的同时,又适应了冬季寒冷气候下不同空间之间的室内连接,也形成了校园室外空间的丰富层次和组合特征,并提 供了不同的景观视点,但外部空间中连廊与建筑单体的关系稍嫌简单化,也许有意而为,不得而知;校园中心设置的食堂,不仅是提供有效连接宿舍、教学、会议、行政等活动空间的最便捷路径,也可以兼作较大规模的师生集会,但从食堂的空间形状和内部平面安排来看,并不适宜集会,似乎是个小遗憾。 项目结语Project conclusion 曹晓昕 板式教学楼和宿舍是过去一个时代的产物, 国内现行的中小学设计规范和办学模式强调更多的是保障性的内容和教学功能的完整性, 对学校在非教学功能上的需求没有明确要求, 而原本很重要的人的感受和丰富空间的必要性, 已经被很多人完全忘记了。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把巴彦淖尔市高级中学教学楼的设计作为 重点,试图在现有模式下进行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功能分析形成了高一、高二、高三、生化试验和其他公共教学5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连通的教学组团,在此基础上,又通过5种人的行为方式构思出5个院落——冥想的院落、游走的院落、审视的院落、观演的院落和坐憩的院落。通过将一个简单的方形内庭院空间重构变形的方法,用蒙太奇手法去丰富并强化这五个校园生活的片断。为了让校园的室外空间拥有更多的开放性和场所感,我们让建筑物的首层部分架空,空间在底层相互连通,给人更多的游走可能。设计深化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问题很快地吸引了我们,由此引发建筑形式的生成:以伸出的墙板遮蔽东西两侧低角度的炫光;用内向的庭院(冬季寒冷风大)解决二层以上学生课间无法下楼户外活动的问题;将原来分配在每班的衣帽空间面积大幅压缩,转换成连接宿舍、食堂及公共教学区的封闭连廊;点状的学生宿舍避免了北向房间,形 成了1/2南向及各1/4东西向房间的组合……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楼的五个各异的庭院设计不仅仅是一次低造价状态下的空间尝试,也是对残酷的高中生活的滋补与慰偿,“像牲口一样的学习”的经历曾经让很多人不堪回首,我们希望高中的他们记住的不再仅仅是公式和符号,还有各式各样的空间和这些空间里发生的各式各样的故事,若是这些人性空间的设计能够给予心灵些许抚慰,哪怕是他们成人后回忆起的一个美好场景或画面,对于设计它的建筑师就足够了! |